最近,C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运动照,配文道:“没有捷径,只有努力”。照片中的他,肌肉结实,笑容灿烂,瞬间收获了300万点赞,粉丝纷纷点赞他正能量十足的分享。然而,这篇正能量的博文却引起了远在英国的《每日邮报》关注,他们敏锐地挖出了“捷径”的话题。
该报特意请来纽约整形专家埃利·莱文,逐帧分析C罗自出道以来的面容变化,并大加评论,指出C罗的“冻龄”秘诀可能离不开整形手术和科技手段。虽然莱文并未亲自检查C罗,但他凭借照片对比,坚定地认为C罗的面部变化几乎可以被看作是整形的典范。
他说:“从这些照片来看,C罗的鼻梁比以前更精致,侧面明显收窄,显然有鼻部手术的痕迹。”此外,他还提到C罗的牙龈消失,推测可能通过肉毒杆菌或手术解决了上牙龈的突出问题。他还指出,C罗40岁时额头依然光滑如镜,说明他可能每年进行小范围的调整,以避免脸部僵硬。
展开剩余75%这篇报道在中文网络引发了激烈的讨论,网友们分为两派。反对者认为:“C罗一年300多天都在比赛,哪有时间整容?如果整了鼻子,怎么敢头球对抗?万一被大脚撞到怎么办?”而支持者则觉得没什么大不了:“欧洲整容技术发达,脸整一整怎么了?维持好状态不行吗?”更有网友调侃:“整容最怕球被打到,这可能就是他总是躲球的原因!”
争论中,值得注意的是,C罗到底是什么身份?他不仅是运动员,更是全球顶级明星。拥有6亿粉丝,代言品牌从耐克到Herbalife,哪个不是天价合同?他的形象早已不止属于自己,还涉及到无数品牌的利益。作为一个走到哪里都能吸引目光的行走IP,C罗的形象就是生产力。而且,作为一位商界巨头,他对自己的形象负责,微调容貌无可厚非,这其实是他敬业、专业的表现,甚至可以说是他商业帝国运转的一部分。
再看《每日邮报》,为什么他们要邀请纽约整形医生对C罗的面容逐一“鉴定”?为什么要详细列出整容技术和手术方法?这些内容看起来更像是整形价目表,而非新闻报道。该医生提到的整形技术多数都是过时的,甚至让人怀疑其专业水平。
《每日邮报》在关注C罗外貌的同时,为什么对他露出牙龈特别执着?这其实与英国的贵族文化有关。传统上,英国绅士讲究“得体”的笑容,露牙龈的笑容被视为不雅。在C罗年轻时,他那爽朗的笑容曾让一些英国人觉得不够“高贵”。如今,C罗四十岁,笑容收敛,但这些批评者似乎依旧不能释怀,这种“英式傲慢”无处不在。
说到明星整容,我们应当持宽容态度。明星靠脸吃饭,整容是他们对粉丝和观众的一种责任。对于C罗来说,首先是运动员,其次才是明星。至于整容,除非它影响到他的职业生涯,否则外界没必要过度干涉。更何况,如果整容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球场表现,那与他所在俱乐部的老板没有问题,就与我们无关了。
事实上,许多人忽略了随着时间流逝,容貌发生的自然变化。C罗十几岁成名,到如今已是23年,外貌上的细微变化是正常的。说到底,《每日邮报》的报道,更多是为了借C罗的名气给自己制造话题。至于莱文医生的观点,虽然他说得很有道理:“如果整形能够让人受益并展现出自然的美,那么就值得去做。”但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将他的分析当真。
无论如何,C罗在球场上付出的汗水是真实的,令人尊敬的,而他的肌肉线条,也绝非“整容”就能达到的。
发布于:江西省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